Upbeing Sustainability Leaders for Sustainable Future

人生百为 | 最快提升创造力的方法,一定少不了它!

尽管普通海归在国内就业竞争力已经下降,在国外也尤其难以留下来工作,但是出国留学还是愈加火热。留学这一国际交流的动作,到底带给真正沉浸到陌生文化的人什么样的启发与改变,我们不如从一个在上海和以色列留学和工作五年的东欧人Diko的角度,去学习如何在海外生存与生活中学到更多东西,比如据说中国人不大擅长的创造力?

Upbeing:你还记得来中国之前,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样的吗?

Diko:来之前,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,我以为中国可能是一个没有什么店铺,人们都穿着旗袍马褂,并随时会施展功夫的国度,因为你只要Google关于中国的图片,它给你的图片就是这样。(小编:什么!? Google你出来,我保证不打你)

Upbeing:那五年后的今天,有什么全民性的转变让你觉得中国在强大?

Diko: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国很多人没有创意,喜欢山寨,没有自己的想法,而现在我发现有一个新的趋势,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着去创新,去创业。

现在的中国,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,生活方式更加西化,但是很多人依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赚钱和成立家庭通常是一个人的首要任务。但渐渐得我发现这种成家立业的想法在中国正在转变,在整个世界似乎也是这样,很多人不再是把挣钱放在第一位,而可能是实现自我价值。

当然在中国可能对环保的意识还是很有欠缺,有意识的大部分是海归或者和外国人玩在一起的这群人,他们更加的有创新精神。我觉得深度的国际交流其实加速了这群中国人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,同时让中国更加强大。

Upbeing:你接触的这群热衷国际交流的中国人创新能力更强, 你自己也在国际交流中提升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其他素养了吗?

Diko:恩,就我个人而言,旅游和留学开拓了我的视野,我特别喜欢融入当地人的生活,让彼此的思想摩擦出新的火花,印象最深的是以色列,它给到了我很多的启发,包括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提升。

Upbeing:以色列是个很能将问题转化为资源的世界创新中心。中国的进步除了依靠自我价值实现的新动力和深度的国际交流,我们还能从以色列那里学习什么呢?

Diko:

  1. 在以色列基本上人人都是素食主义者,习惯中国的大鱼大肉之后,很难一下子融入到他们的群体,我一度无法尝试去融入他们,但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选择,包容心很强,这和我在中国看到的课堂上讲包容,课堂下对他人评头论足的言行不一致完全不同,包容啊礼仪啊不是靠说的,要应用到日常生活中,这点其实很挑战家庭教育。

  2. 高中毕业当完兵后人人都几乎会去旅行,也就是gap year。 当然这在法国和德国也一样流行。 这种旅行通过都是体验式的深度游,和大部分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不同。 因此在以色列人们的开场白通常不是“你吃饭了吗?”,“今天天气不错啊”这类的,而是“你是在哪当过兵?”,“你去了哪里旅游”这种。 可以迅速的拉近彼此距离,话题也可以更加深入。

  3. 在以色列的课堂上,讨论的气氛特别浓重,学生不惧质疑权威。 可能很多人以为西方国家都是这样的,但其实很多欧洲国家并不是如此,美国会稍微好一点,但是以色列的这种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想法的氛围特别浓重。 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萌芽。 通过这种方式反而可以学到更多,因为学生不仅提出想法,也会去实践。

  4. 在以色列面试的时候,通常都是采用提问的方式,面试官会问你一些问题,他们并不注重答案,也不会看你的成绩,他们注重的是你思考的过程。

  5. 在以色列人人都要去当兵,男生3年,女生2年。 有人觉得这样很不错,有的人则觉得很浪费时间,因为当兵不算是工作经验,当兵回来后21岁才读本科,毕业了都要二十五六岁了。 但是有的人则认为很好,因为当兵的时候建立下的革命友谊是你这一生最为宝贵的。 并且有一个叫做8200 Intelligence Army的单元,从这里当兵出来后的人更加的有创意,并且几乎都会去创业。

下面我可能要透露一些以色列人说只有在喝醉后才会透露的关于Intelligence Army的小秘密:

Upbeing:最后还有什么见闻想和我们分享的么?

Diko:以色列的男人真的都很帅,很有男人味, 哈哈。 ( 小编: 求照片)


Diko-Upbeing督导员:

曾在匈牙利名校、上海交通大学就读,并前往芬兰名校(欧盟伊拉斯谟项目)、以色列名校做交换。 有过AIESEC印度实习经历,并有4年多青少年外语培训经验。按照学生的天赋培养他们的实践与思考能力。 熟悉产品战略,尤擅长品牌与战略创新,希望创造积极的社会影响力。

延伸阅读:

人生百为系列:

为你讲述一百人所拥有的一百种以上的可能与作为,从人生百味中去触发你潜能里的机关。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,去阐述,会使世界贫瘠,但去品味,则能更直接地再度体验我们所拥有的东西。
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